
園林道路作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重要設計內容,其不僅需要重視園林道路的功能設計,還要注重園林道路的生態概念設計,要在確保園林道路滿足人們使用需求的同時,達到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與統一,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效果與質量。
1、合理規劃園林道路規格與密度
在對風景園林道路進行規劃與設計前,首先需要根據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調查,明確該地區中各類道路的實際長度、寬度以及分布密度。同時,需要在規劃與設計前對公園內的實際人流量進行科學統計調查,分析出每日人流量峰值以及節假日日均人流量峰值,并根據公園內各個位置不同的人流量設置不同功能類型的道路,在進行公園內道路設計與規劃中,盡可能保證道路尺寸足夠大,因公園內是人、車混合,需要根據人流量為行人建設滿足人流量峰值的人行道,同時考慮可能駛入的機動車類型,建設足夠寬的機動車道。隨著我國不斷地發展,群眾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居民游玩風景園林的方式也逐漸發生改變。所以,現階段為了更好地滿足游客觀賞園林的體驗、滿足游客在觀賞過程中可以融入至景觀之中,我國風景園林的設計需要更加契合居民游玩方式、滿足居民在游玩過程中的需求。例如在園區內開展部分娛樂活動或是增設部分休息地區,不僅可以有效滿足用戶需求,同時也可為園區帶來一定經濟收入,促進我國園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合理規劃園林道路的布局設計,完善園林綠化
必須保證園林內部基礎功能設施以及基礎景觀的完整性,切勿在發展園林環境時本末倒置。需要在園林內部建設水池、水塘、小型河流等,同時保證林區內的綠植與花卉的種類多樣性。在建設園林中的花園小徑與人工自然景觀時,需要注意二者景觀的色彩與種類保持高度協調,為用戶營造出在自然中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園林而言,水景是必不可少的,在建設水景時可使用原生態水模仿河流或水塘,或是模仿自然山水,進行瀑布與溪流等自然景觀建設,盡可能保證園林內的綠植、花卉、水景以及山巒等自然景觀保持意境協調,充分發揮植物、山巒的靜態之美以及水景的動態之美,以動靜結合之勢,充分展現出園林內景觀的立體感與空間感。
3、完善與優化風景園路道路的鋪裝設計
在進行園林內部道路的設計時,需要根據園林建設規劃將道路按形式劃分建設,可將道路具體分為路堤型、路塹型、休閑區道路以及特殊道路等。每種道路自身所具備的功能以及道路中的設施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建設不同種類的道路時需要保證每種道路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在進行園林內部的道路建設時,往往會采用沙石基層與塊面料層等建材,因以上兩種材料具備高度透水性以及透氣性,不僅建成后外觀以及效果符合園林內部對生態道路的定義,同時也不會因周邊水景或植物的運行與生長對道路造成不良影響。但在建設道路外觀時,需要充分考慮道路外觀是否契合園林內整體景觀,在建設道路階段需使道路外觀與周圍景觀完美搭配,以道路提升園林內的整體美感并保持道路與景觀的協調性,以此充分實現園林內部道路具備自然景觀的特點。此外,為充分體現園林內符合自然環境的特點,所以在對道路進行建設時切勿擺放過多的人工雕琢物品,以最大程度為用戶展現園林內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
4、重視園林道路的生態概念設計
在進行園林道路設計時,可以結合真實的自然環境對園林道路的坡度進行調整,根據實際情況以及真實自然環境大膽創新道路設計,同時在創新道路設計時也要考慮周邊植物的選擇與規劃,將園區內不同區域的園林路徑有機融合。例如可以在園林內部設計道路交叉口,將園林建筑、園林道路有效結合,以此充分展現完整的自然生態效果。此外,在新形勢下,我國正處于大力發展綠色城市建設的階段,城市綠色環境與綠色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是綠色城市建設發展的根基。城市景觀規劃是城市綠色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城市中各區域的相關管理部門都需高度重視城市景觀規劃,為綠色城市的建設做出貢獻。在城市中園林景區的建設中也需要將環保理念與綠色理念融入至其中,保證園林景觀具備綠色效果,極力避免在建設園林的過程中,其設計方案、未來規劃、建設目標、道路規劃與自然生態保護理念產生沖突,通過科學規劃園林建設,實現自然園林的效果。